意愿和路径

一大早逛豆瓣,看到有篇文章里,提到莫干山的大会议堂,提到民国时年轻人的声音能够向上达到政界。年轻人有参政议政的路径和意愿。然后就在想,为什么年轻人失去了这种意愿和路径?
想来想去,还是高等教育下沉的缘故。
一方面原本受高等教育的那些,大多是社会的上层。即便有几个出身贫寒,没有家学家境的,也多是人中翘楚。这给了他们更多参与的自由与意愿。聚合起来,就表现为整个学生阶层愿意且有能力参与了。
一方面人数多了,竞争激烈,内卷化严重。文科生所面对的生存压力更大。参政议政看起来不像什么正经人的营生,又不能养活自己,自然就少了动力。
再往下,人人都有声音,就无法聚合成一个清晰的纲领。你说巴黎和会丧权辱国,我说蔡徐坤最近形象有改善,这个说环境保护刻不容缓,那个说我刚去了新西兰那里好好玩。
最后,大学生一多,就从人变成了人数。人是值得尊敬值得重视的。人数不值得。
再往下一想,就悲观了。当初几十万学生能做的事,比现在几千万能做的都多。可能真正难的,是从这几千万里筛选出值得被听取的意见。
一方面上位者有自己的私心(谁又没有呢),一方面机制上,只有向上靠拢才有更多被听到的机会。
现在的环境下,向上靠拢,多少是可疑且可鄙的。正经人谁不是埋头于自己的那点小营生呢?
于是年轻人的声音不再被听到。除非成为所在行业的青年领军人。或者混成智库。
但毕竟不是年轻人了啊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